起居养生,睡好觉尤为重要!

中国人养生讲究起居调理,这在《内经》就有论述:“食饮有节, 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这是说,除了饮食有节以外,起居亦要有常,这样才能健康长寿;反之,如果起居无常,生活无规律,不善于保养,就会损寿。

 

自然界的气候变迁,在四季及昼夜之间,都是在变化的,人体的气血运行,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,亦是随之发生变化,这就是中医学中的“天人合一”效应。 在起居调养方面,古人强调不同的季节应有不同的作息时间。不仅一年的四季作息时间因季节而异,而且昼夜晨昏亦应有所不同。为此,中医学提出了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。 古人认为安卧有方,睡眠良好是保健和养生的重要方面。如《灵枢·大惑论》云:“故阳气尽则卧,阴气尽则寤(wù)。”《灵枢·口问》曰:“阳气尽,阴气盛,则目瞑;阴气尽而阳气盛,则寤矣。”说明睡眠是人体阴阳平衡的需要,是生命活动的需要。

   

有良好睡眠习惯的中老年人的免疫能力要比不善调理睡眠者强,并且不容易诱发老年性疾病,如冠心病、高血压等。然而年高之人,由于气血递减,肌肉松弛,阳渐衰,阴渐胜,五脏开始退败,营气开始衰少,致使白日里精神萎靡不振,到夜晚又难以入眠。这是老年人养生之大患。 一个人要想睡眠质量好,首先要调理好自身的精神状态。喜怒无常,悲忧不解,思虑过度,皆可影响心神而致睡眠不安。 《老老恒言》曰:“邵子曰,寤则神栖于目,寐则神栖于心。又曰:神统于心,大抵以清心为切要”。《彭祖摄生养性论》曰:“喜怒过多,神不归室;憎爱无定,神不守形。汲汲而欲神则烦,切切所思神则败”。因此,要想睡得稳,必先定心神。宋代察季通在《睡诀》中讲:“先睡心,后睡眼。”只有“先睡心”,才能“后睡眼”。

   

其次是夜膳勿饱。如果晚上食得过饱,必然会增加胃肠道负担,影响正常睡眠,对健康有害。 最后是适当的活动,往往有促进睡眠的作用。有道是:“饥不择食, 困不择铺。”人饿了什么都好吃,困了在哪儿都能睡。它说明白天从事一定量的体力活动,晚上困倦,自然容易进入梦乡。 《紫岩隐书》云:“每夜入睡时,绕室行千步,始就枕……盖行则身劳,劳则思息,动极而返于静,亦有道理……行千步是以动求静。”说明睡前稍事活动,散步、休闲,使精神舒缓,情绪稳定,则有助于睡眠。然而,睡前至少半小时以内不宜做剧烈运动,否则会难以入睡。

发布日期:2020-02-14 浏览次数:923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