叩齿、咽津,养生作用大!

中医理论认为,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,经舌根、咽喉,肺转肝,进肾经,储于丹田,

再化津还丹,遂成精气,起到和脾健胃、濡润孔窍、润泽四肢五脏、强肾补元、滑利关节、补益脑髓的作用。

叩齿咽津是老子的养生法,他认为灵丹妙药虽好,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(即唾液)有益于自身。

后来,这一方法受到唐代孙思邈的肯定,也受到明代龚居中的赞扬,乾隆皇帝也总结了”津常咽”的养生秘决


   


中医认为:齿为骨之余。 肾主骨,齿为骨之余 。

常叩牙齿,能强肾固精,平衡阴阳,疏通气血,畅通经络,从而增强机体的健康。 

《黄帝内经》曰: 脾归涎,肾归唾。 中医认为:唾液与脾、肾二脏密切相关。

常年坚持正确咽津,有利脾、强肾的作用,增强抗病能力,防止衰老。

叩齿咽津有啥用呢?



叩齿


叩齿是传统的养生方法。《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》中讲:“叩齿之法,左相扣,名曰:‘打天钟’;右相叩,名曰:‘捶天磬’。”叩齿三十六遍为佳。

《长生秘旨》讲:“叩齿行功时必要舌抵上腭,则舌下玄膺穴矣。”“此窍开,真气可流通于周身百节。


咽津


咽津亦称“赤龙搅海”、“胎食”,是古代的一种强身健体方法。

《逍遥子导引诀》讲:“以舌搅牙龈之上下(一般三十六下为佳),每作三次乃止。

”“津液满口,分三口咽下。”《仙术秘库》讲:“津液者吾身之精气,聚而成液,辅助五脏之机能,滋润六腑之作用者也。

人无津液则五脏停其机能,六腑失其作用,气绝精尽而至于死,犹如水无源则流涸,灯无油则火灭也。”


怎么叩齿咽津呢?


1.预备式 姿势采用静坐、静卧、静站均可。宁心静气,调匀呼吸,鼻息口呼,轻吐三口气。

 2.叩齿 口唇轻闭,首先,上下门牙齿叩击9次,然后左侧上下牙齿叩击9次,右侧上下齿叩击9次,最后上下门齿再叩击9次。 

3.搅舌 即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、牙龈、牙面来回搅动,顺时针9次,逆时针9次,左右各18次,古代养生家称之为“赤龙搅海”。

 4.漱津 搅舌后口中津液渐多,口含唾液,用两腮做漱口动作36次。

 5.咽津 漱津后,将津液分3次缓缓咽下,在吞咽时,要注意守丹田,好像把唾液送到丹田一样。

发布日期:2020-02-22 浏览次数:964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