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志养生之——悲伤肺,思伤脾,恐伤肾


祖国医学认为:人有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的情志变化,亦称“七情”。

其中怒、喜、思、忧、恐为五志,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,

对于情志调摄、防病祛疾、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。

   

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:“肝在志为怒,心在志为喜,

脾在志为思,肺在志为忧,肾在志为恐。” 


思伤脾 

说到思伤脾,是因为思虑过度而伤及脾,

形成倦怠食少、健忘怔忡、嗜睡、消瘦、脉沉结的状态。

 此乃《灵枢》里面所述:“心怵惕思虑则伤神”。

那么,心属火,脾属土,心火生脾土,心为母脏,脾为子脏。


如此一来,母病及子,就会引起脾气异常。

外在表现就是倦怠食少、健忘怔忡、嗜睡、消瘦、脉沉结等。

   


悲伤肺 

悲伤肺,是因为过度悲伤而导致的气消、伤及心肺诸多脏器。

中医认为肺主气机的升降。升者,阳也。降者,阴也。

而对悲喜来说,喜者,阳也。悲者,阴也。 

所以说悲忧和气机的下降“同气相求”,

当人处于十分悲伤的状态时,

肺气不升,一身气机过降,

外在表现就会想哭,心情不好,易于悲伤,

面色惨淡,神气不足,脉象紧或者结。

    


恐伤肾 

最后来说说恐伤肾,恐伤肾是指过度惊恐所导致的胆小、善恐、不安、怵惕、

常常喜欢自己一个人闭户独处,生怕有人捉补。

 心和肾,是人体脏腑中的两个主轴。

心神相交,阴阳相合,是人体平衡安宁的重要基础。

过度惊恐导致肾气下行而不升,肾气不能上交于心,则心神不安,

于是就会出现胆小、善恐、不安、怵惕等状态。

   

小贴士:

中医养生疗法中著名的情胜疗法,

也就是七情调理法: 喜制忧法,恐胜喜法,怒制思法,思胜恐法,

悲制怒法即:喜伤心,恐胜喜;思伤脾,怒制思;

怒伤肝,悲胜怒;忧伤肺,喜胜忧;恐伤肾,思胜恐。


发布日期:2020-02-26 浏览次数:843

分享到: